首都银行践行绿色金融 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2021年08月17日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国内绿色金融体系加速发展和完善。7月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已正式实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正式被纳入业务评价体系。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更好地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

首都银行(中国)作为菲律宾首都银行在华全资子公司,在华经营十年,在不断创新服务和产品的同时,深度融入当地经济,逐步推动业务发展、公司治理向“绿色”转型,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调整行业策略 主动发展绿色金融  

2021年上半年,首行(中国)绿色金融投放金额增长愈90%。

近年来,首行(中国)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调整行业策略,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支持。

首行(中国)不仅设定了“两高一剩”限制行业,并设定了节能环保、农业治理等多个积极支持的“绿色”行业,同时结合当前各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转型中的实际情况,增加“棕色”行业这一分类,与细分行业挂钩,加强营销人员引导,逐步实现绿色金融转型。

X集团旗下A、B两家公司分别负责常州市雪堰镇和湟里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苗木销售。首行(中国)在走访时发现该两家公司为积极响应雪洲城镇和湟里振兴发展,需加大绿色产品方面的投入,为支持企业发展,首行(中国)主动为该两家公司提供了授信敞口50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并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方案。

此外,首行(中国)也十分关注绿色环保方面制造企业的发展,通过走访排摸发现Y公司是一家主营纳米材料研究、铜产品加工生产的制造型企业。2019 年以来,该公司在纳米材料研究、铜产品加工领域持续深化布局,需要大量的流转资金。首行(中国)为大力支持该公司绿色经营发展,根据企业实际经营需求,优化授信方案,配套该公司流动资金贷款5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6000万元。

强化基础管理 主动开展绿色宣导

为促进“绿色信贷”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首行(中国)加强基础管理,将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价嵌入信贷业务全流程。借鉴国内外判断客户或项目“绿色”属性的通行标准,逐步在信贷系统中对已支持的绿色信贷客户和项目进行标识,不断加强基础管理。

W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非核能电力及能源行业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首行(中国)根据该公司经营业务范围,将其纳入绿色信贷客户。为大力支持该公司绿色环保业务发展,在今年年审时主动为其提高授信总额9000万人民币。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7月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实施后,首行(中国)组织学习监管最新政策及分类指导要求,全方位提高“绿色金融”意识,并将绿色金融从以往的行业政策升格为全行经营指导方针,要求全行协调发展,将在资金价格FTP,  、人员设置、评审流程中予以细化,并积极推动客户的绿色转型,择机在合同中对客户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型做出约束,为各行业的绿色生态转型添砖加瓦。

为促进“绿色信贷”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首行(中国)加强基础管理,将逐步把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价嵌入信贷业务全流程。借鉴国内外判断客户或项目“绿色”属性的通行标准,逐步在信贷系统中对已支持的绿色信贷客户和项目进行标识,不断加强基础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都银行(中国)愿意与社会各界一起积极行动起来,将绿色金融成为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的重要支撑,更多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开展的绿色经济,用绿色金融活水助力企业成长。”首都银行(中国)行长林大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