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高发态势,受害人被骗案值越来越大,不法分子屡屡向青少年伸出魔爪。为守护自己的青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让电信网络诈骗远离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青少年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诈骗的受害者甚至是“帮凶”,诈骗者常用的五类诈骗手段如下:
1、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非官方网站买卖账号+转账=诈骗
2、兼职刷单诈骗。兼职做任务+垫付资金=诈骗
3、冒充客服诈骗。网购客服+主动赔偿=诈骗
4、网络贷款诈骗。网络贷款+交钱=诈骗
5、注销校园贷诈骗。影响个人征信+转账=诈骗
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维护自己的青春生活,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请各位青少年牢记“五不转”:
1、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2、不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账;
3、不向有风险提示的账户转账;
4、不向未经核实的陌生网站、APP、二维码转账;
5、不向要求先行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税费等的网贷公司转账。
各位青少年在防诈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律意识,谨防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人。青少年最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主要行为包括:
1、非法买卖、出租、出借、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卡 、电话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等;
2、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3、非法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用于注册或出租、出借互联网账号或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转移、隐匿涉案资金。
在此提醒各位青少年能提升防诈骗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宣传,扩大宣传面,守护并享受自己五彩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