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泉州市吹响了“二次创业”号角,有关部门提出,要打造民营经济特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深化 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环境,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展金融作为空间,将泉州打造成金融特区、金融乐园。记者从金融界了解到,银行业今年上半年都忙于“跑马圈地”,增设网点,上个月首都银行(中国)泉州分行的正式入驻,填补了泉州外资银行的空白;证券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也不甘落后,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金融产品纷纷推陈出新,致力于服务泉州实体经济。
A
银行业“跑马圈地”
在年初的金融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就提出,泉州将支持保险、证券、期货等在基层增设经营网点。在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工作上,一方面要支持地方金融机构 扩张;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引进外资银行在泉州设立营业性机构,同时也推动村镇银行的设立,全年力争成立1-2家。
今年以来,南安农村合作银行在江西省新余市跨省设立村镇银行、平安银行在惠安设立支行……日臻完善的银行业组织体系为充分运用信贷资金提供可能。记者从泉州银监 分局了解到,今年分局推动银行业机构扩大县域的网点覆盖面,着重引导银行业机构向金融服务较薄弱的县市、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台商投资区等重点开发区域延 伸服务网点,“截至上半年末,全市有各类银行业机构30家、1107个营业网点,今年前9个月,泉州各银行新设下面营业网点12个,引进外资银行网点1 个。”
上月底,泉州外资银行的空白得到填补——首都银行(中国)泉州分行正式入驻,将市场定位确定为“专注服务中小企业”,与现有国内外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的服务和错位式的竞争。中国银监会福建泉州监管分局局长汪其臻曾表示,首都银行(中国)进驻泉州,有望加速泉州银行业的服务升级,助推侨乡经济发展和泉州金融生态系统的发育和完善。
B
金融创新服务中小企业
泉州市2011年地区GDP水平名列全国第24位,连续12年在福建省排名第一,且泉州市的民营经济相当活跃,其中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3.4%,民营企业数量占泉州市企业总数的98%,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有关部门在今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上就表示,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支持企业利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中小 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我们有信心,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能够给泉州中小企业客户带来国际标准的金融服务,”首都银行(中 国)总裁林桂仙表示,首都银行(中国)此次入驻泉州,将目标客户群锁定在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通过提供进入门槛较低的500万元-1000万元左右的授信产品,便利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了解到,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创新适合小微企业融资 需求的金融产品。如建设银行泉州分行成功为南安水头一小型石材企业办理一笔2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信用贷款,这也是全省建行第一笔面向小微企业发放的“信 用贷”业务,解决了优质小微企业因无抵(质)押、担保融资难的问题;兴业银行泉州分行根据石狮一家小型贸易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经营者个人房产抵押,为 其办理了小微企业迅捷贷,只用了5天时间,就发放第一笔贷款;交通银行泉州分行针对专业市场、第三产业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有序推进“零贷&电银”的小微企业服务计划。此外,农业银行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和“小企业自助循环贷款”、民生银行的“商贷通”、泉州银行的“泉贷通”、农信社的“万通宝 自助循环贷款”及“商务联保贷款”等都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融资产品选择。
银行业助推泉州“二次创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证券业也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记者从光大证券泉州营业部了解到,他们正积极推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私募债券对发行主体要求较低,发行规模不 受净资产限制,可以超过净资产的40%。”营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债券可以单独发行,也可由两家及以上发行人集合发行,对资金用途无项目要求,采用交 易所备案制的发行方式,不超过10个工作日,时间快,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摘自《东南早报》)